关于深化理解与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考与体会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fanwen.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于细微处见精神,于长远中筑基石 ——关于深化理解与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考与体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学习研讨,这本身就是一次思想的再聚焦、认识的再深化、行动的再对标。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已有十余年,它早已不是一份简单的文件,而是成为了我们党自我革命、从严治党的一面旗帜,深刻改变了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此刻,我们重温、研讨,绝非老调重弹,而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以更深的洞察、更实的举措,思考如何将这一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我想,对于八项规定精神,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不触红线”“守住底线”的浅层理解。它不是一系列僵化的“禁止清单”,而是一种价值导向,一种行为哲学,一种对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回归与坚守。它的核心要义,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务实、清廉、为民(伯虎写作原创)。 一、“务实”:破除形式主义的“障眼法”,回归工作本真 八项规定首先指向的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去,一些“文山会海”现象、走马观花式的调研、过度包装的汇报,不仅耗费了大量行政资源,更严重脱离了实际,疏远了群众。八项规定对此进行了精准“切除”。 但我们也要警惕,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变异性。它可能从“线下”转到“线上”,比如过度依赖工作群、APP打卡签到,看似高效便捷,实则可能异化为新的负担;也可能从“显性”转为“隐性”,比如调研报告“穿靴戴帽”,实际内容空洞;会议层层转达,内容层层“缩水”。 因此,践行八项规定的“务实”精神,关键在于“求真”。一是求“决策之真”。我们的政策制定、方案设计,出发点是否真正基于现实需求?过程是否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特别是基层和群众的声音?效果评估是否客观公正?要敢于打破信息壁垒,让决策更接地气。二是求“过程之真”。要力戒“花架子”,把功夫下在平时,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比如,调研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回,真正了解“原生态”的情况。开会要解决问题,发文要简明扼要,力求“字字千钧”,而非“洋洋洒洒”。三是求“效果之真”。工作成效最终要由实践和群众来检验。我们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少看“材料美不美”……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