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方面着力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从三个方面着力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我国农业生产面临“旱涝并存、显隐交织、链式衍生”的复合型灾害风险。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作为重要战略部署,可见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为此,筑牢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应从监测预警、工程防御、社会协同这三个方面着力,进一步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构建精准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是农业风险治理的前端抓手,其精准化程度直接影响防灾减灾行动的时度效。我国农业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已形成农业气象服务系统、病虫害监测网络与水文观测体系等基础架构,初步实现卫星遥感、地面观测与大数据平台的融合应用。

实践中仍存在多重矛盾。具体表现为,部门协同面临“碎片化”困局,气象、农业、水利等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制约风险研判整体效能。同时,预警机制存在“断点化”风险,从预警发布到基层响应的传导链条中,易出现信息衰减与延迟,导致基层无法及时、准确地采取行动,临灾“叫应”机制尚不健全。此外,技术应用存在“孤岛化”倾向,智能算法模型与农业生产场景适配不足,预警阈值动态调整滞后于灾害演化规律。破解上述困境的关键路径是建立全要素感知、全主体联动、全过程贯通的精准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横向协同,构建多源数据融合平台。建立跨部门灾害风险会商平台,整合气象灾害预警、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水文墒情监测等多源数据,消除部门间“数据孤岛”。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构建多灾种耦合分析模型,提升风险研判的整体效能。具体而言,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与农业部门的病虫害监测数据相结合,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灾害发生的概率和影响范围,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优化纵向联动,完善预警响应衔接机制。完善国家到乡镇五级预警响应衔接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减少信息流转层级,提升预警信息的传递效率。破解灾害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难题,做好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的闭环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将预警信息直接推送到农户手中,确保信息……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