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政绩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树立正确政绩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树立正确政绩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当前,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已成为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能力水平和担当精神的重要标尺。与此同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也被列为推进作风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二者虽分属理念与实践两个维度,却根在一处、症在一体,既是衡量政治立场的经验交流,也是检验实干担当的落脚点。
  现实中,一些看似繁荣的政绩背后,实则难掩空转的形式;一些原本为民谋利的好机制,却被庸俗化为考核的“指标秀”。追亮点、造台账、拼数据,不仅耗散了基层的宝贵时间,也扭曲了政绩的价值坐标,严重消解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执行力与创造力。事实一再表明,形式主义的病根,往往不在基层,而在于“上热下冷”的指挥逻辑、不当政绩观的导向误差。
  此次专题学习研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深入检视政绩观偏差背后的成因,从源头上校准“为什么干”“为谁而干”“干得如何”的思想坐标,推动减负工作真正从文件上落到心坎上,从声势上转到实效上。下面,结合学习体会和工作实践,谈几点思考,作为交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厘清政绩导向,明确干事方向
  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价值指南,也是衡量担当作为的思想标尺。政绩导向一旦偏离,必然带来工作逻辑的错位、发展重心的漂移和基层负担的加重。实践表明,形式主义顽疾往往不是从基层生发,而是源于“唯上”“唯快”“唯显”的政绩冲动。这背后,正是对什么是政绩、怎样做政绩缺乏清醒认知。厘清政绩导向,首先要从思想源头上确立科学的价值追求,真正回答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根本问题。
  树立正确政绩观,归根到底是一个立场问题。政绩是人民的获得感,不是干部的履历表;是百姓口中的实话,不是领导口中的夸奖。现实中,一些干部习惯“向上看”,以材料“包装”成绩、用数据“堆砌”成果,把“被看见”误当“干得好”,把“文件厚”当作“工作实”。这种扭曲的政绩观,表面是求快求功,实则掏空了工作内核,伤了民心、误了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政绩,从来不是盆景上的风景,而是大地上的生长,是群众……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