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乡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乡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开这个会,主要是想和大家面对面鼓鼓劲、压压担子、理理思路。最近这半个月,我带着农业服务中心、乡村振兴办的同志跑了全乡17个行政村,走了32个种养殖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5个村办工坊。在王庄村的日光温室里,看到90后小伙小周蹲在大棚里调试智能温控设备,手机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的数据;在李家庄的手工编织合作社,62岁的赵婶手把手教20多个妇女编竹篾,她说“现在订单多了,得教会年轻人,咱这手艺才不断根”;也在个别村的党群服务中心碰到几个返乡青年,他们坦言“想搞特色种植,但缺技术指导,怕赔了本”。这些鲜活的场景,让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产业要升级,核心在技。高技能人才就是咱们乡产业发展的“金种子”、农民增收的“顶梁柱”、乡村振兴的“发动机”。
  今天会议的主题很明确:聚焦“培育、使用、留住”三个关键环节,系统推进农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让“土专家”“田秀才”“巧工匠”在XX乡的土地上扎下根、长成林、结出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为什么要抓高技能人才
  可能有人会说:“咱们乡都是种地的,搞什么高技能人才?”但实地走一圈就会发现,这种观念早该“更新换代”了。
  先看产业转型的“刚需”。咱们乡有设施农业基地3个、标准化养殖小区5个、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去年全乡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同比翻了一番。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同样是种大棚,有人用熊蜂授粉、水肥一体化,亩均收益1.8万元;有人还停留在大水漫灌、凭经验施肥,亩均收益不到1万元。同样是养牛,有人用智能饲喂系统、粪污资源化处理,年出栏量比传统模式多30%;有人还在靠人工拌料、露天堆粪,不仅成本高,还容易闹环保问题。差距在哪?就在“技”上。就说上周去东河村调研奶牛养殖,养殖户老陈拉着我看新引进的挤奶机,直叹气:“设备是好设备,可我不会操作,找厂家来修一次花500块,一年得修三四回。”这就是典型的“有设备没人才,有产业缺技术”。
  再看农民增收的“痛点”。全乡2.8万农村人口中,常年从事种养殖的占65%,但真正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的只……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