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在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在警示教育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深刻剖析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旨在汲取经验教训,筑牢廉政防线。下面,我结合近期对相关案例的研究,从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一些体会。 一、于“违纪源头”探寻“信念失守”,那些易被忽略的“初次之错”,多为腐败之开端 在对近年来全县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共性:大多数干部走向堕落的第一步,往往是从对“初次错误”的不当对待开始的。 就拿某乡镇原镇长王某的案例来说吧。他在反思自己的违纪过程时提到:“第一次接受私人宴请是因为一个项目的合作方。他们邀请我说是单纯的工作交流餐,席间,他们提及希望在项目验收环节能得到一些‘关照’,并赠送了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当时我犹豫了,觉得这只是一个小物件,而且就这一次应该没什么问题。可是,有了这第一次之后,后面类似的情况就越来越多。从最初的接受小礼物到后来收受大额现金,从简单的口头承诺‘关照’到主动违规操作,我的行为逐渐失控。”再看某县属国有企业的原财务科长赵某。他因为贪污公款而受到法律的惩处。他在自我剖析时表示:“最开始,我只是利用财务制度的一点小漏洞,在报销自己私人消费的小额发票时做了手脚,当时想着金额不大,不会被发现,而且就先这么一回。但慢慢地,看到每次都能蒙混过关,胆子就越来越大,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多,最后发展到伪造账目,挪用大量公款用于个人投资。”这些案例清晰地告诉我们,干部的腐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初次犯错”开始,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演变,最终酿成大祸。作为县委组织部的干部,我们在组织廉政教育工作时,如果只是简单地强调纪律条文,而不深入挖掘这些“初次之错”背后的思想根源,就很难让干部们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我们在制定《廉政教育工作方案》时,专门加入了“关注干部日常交往中的利益往来”“重视小恩小惠背后隐藏的危险信号”等内容;在分析典型案例时,不仅指出“触犯了哪些纪律”,还详细阐述“当时的心理活动”“初次犯错的具体情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干部们从别人的经历中找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真正的警示教育目的。 二、以“组织视角”洞察“教育盲区”,那些“貌似……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