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招商引资的挑战与应对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新形势下地方招商引资的挑战与应对 新形势下地方招商引资的挑战与应对 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地方招商引资是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新事物。在对外开放之初,国内市场机制尚未确立,没有资本积累,国家划定一些特定区域,设立开发区,进行市场机制先行先试,吸引外商投资。这既是国家的、也是先行开放地区的招商引资。40多年来,中国经济由计划体制转向市场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自东南沿海向内地发展、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是在国际环境几经变迁和国家战略数次调整的过程中不断增长和发展的。地方招商引资的目标、模式和成效也因之发生变化。在新任务、新形势下,地方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亦面临一些新挑战。 地方多元发展目标下招商引资工作难度提高 地方招商引资为的是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的前40年,国家和地方的首要目标是促增长。因此,地方招商引资的目标单一清晰,任务明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此后,在增长、创新、环保、民生等地方发展的多元化目标下,地方招商引资的任务趋于模糊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对内推进改革、对外加大开放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5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增量改革解放生产力,通过对外开放开展加工贸易,实现出口创汇。第二阶段(1992年-2002年)通过整体推进改革和全面对外开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工业化。第三阶段(2003年-2012年)的目标是对重工业化为龙头的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破坏严重等结构性问题进行调整。为此,国家相继推出西部大开发(2000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4年)等重大战略决策。2005年“十一五”规划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之后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一直维持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第四阶段(2013年-2017年)经济增长方式向需求拉动和创新驱动转型。第五阶段(2017年至今)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增速放缓。改革开放的前四个阶段,地……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