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江阴方案——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实践与启示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存量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江阴方案——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实践与启示
“存量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江阴方案——江阴市工业园区升级改造的实践与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当“解决土地资源紧约束”成为先发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共性命题,矢志当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江阴,坚定落下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以下简称“工改”)这个关键一子,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园区集聚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自2021年5月吹响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大会战的集结号以来,江阴4万余亩土地焕发新生,其中近1.7万亩产业用地蓄势待发,5个超千亩连片地块惊艳亮相,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项目拔地而起,工改工作于2024年获评制造强省建设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江阴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空间革命”,走出了一条以存量换新量、扩增量、提质量的突围之路。
  一、破局之难:点燃凤凰涅槃的坚定决心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每一次破局都考验着勇气、凝聚着智慧。作为“苏南模式”重要发源地的江阴,“春天的故事”不断涌现,从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90年代规模企业集群兴盛,再到21世纪江阴板块独树一帜,各类产业园区托举江阴挺起“制造脊梁”、持续领跑全国县域经济。
  然而,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发展模式,既造就了江阴如今的县域地位,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发展的窘境”。一是开发强度偏高。经过多年工业经济高速发展,到“十三五”末期,江阴土地开发建设强度已达44%,远高于全省的22%。城市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里?破除土地制约瓶颈迫在眉睫。二是产业布局偏散。工改前,江阴工业用地星罗棋布、遍地开花,98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200个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其中镇级园区38个、村级园区多达162个,土地碎片化导致一些优质企业想要扩产升级却无地可用,重大项目因缺乏合适的连片空间而无法落户。优质项目落地的空间在哪里?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刻不容缓。三是亩均效益偏低。工改前,江阴共有21万亩工业用地,亩均税收仅12.8万元、低于无锡市平均;亩均税收低于1万……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
收藏 加会员 下载
×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扫码支付

¥28

微信安全登录
打开微信扫码即可登录(新用户自动注册)

手机号注册/登录

×

如果您对网站访问速度不满意,

太卡了不好用,

那么请联系我!

微信号:ZhiJu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