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关于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老金范文,海量公文素材资料,下载网址:www.laojin123.com,润笔请加微:liaoda199。 县委组织部关于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县委组织部关于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掌握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现状及分类管理实效,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近期,县委组织部成立专项调研组,通过“蹲点调研+问卷访谈+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全县12个乡镇(街道)、36个行政村(社区),与182名农村党员(其中在职村干部党员45名、无职党员78名、流动党员32名、老年党员27名)、43名村“两委”干部、21名村民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97.2%),系统梳理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改进路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现状与分类管理实践基础 (一)党员队伍“三多三少”特征显著,分类管理势在必行。从调研数据看,全县农村党员总数12647名,占全县党员总数的41.3%,其中:50岁以上党员占比58.7%(7430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党员占比63.2%(8000名),务农党员占比72.1%(9120名);而35岁以下青年党员仅占12.4%(1570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占11.6%(1467名),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占18.3%(2310名)。这种“老龄化突出、学历层次偏低、流动趋势明显”的“三多三少”特征,导致传统“一刀切”管理模式难以精准匹配党员需求,分类管理成为破解农村党员教育管理难题的关键抓手。 (二)分类管理探索初见成效,积累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县坚持“因类施策、精准管理”理念,在前期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四类管理法”(即在职村干部党员“目标式”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式”管理、流动党员“云端式”管理、老年党员“关怀式”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例如,*镇创新“党员积分超市”,将在职村干部的“履职尽责”、无职党员的“岗位服务”、流动党员的“线上报到”、老年党员的“经验贡献”量化为积分,与物资兑换、评优评先挂钩,激发党员参与热情;*乡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家乡联络站”双轨机制,每月固定“云端主题党日”,组织流动党员视频参会、线上缴纳党费、实时反馈家乡发展建议,2024年以来累计收集有效建议47条,推动……
试读结束,开通会员文档无限下载使用